现在时间 :
政协信息
关于将镇海楼续建工程两旁小巷“东安里”
“同和里”恢复原名的建议
日期:2024-01-31 来源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 点击:4504

目前潮州镇海楼续建项目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。为推动续建工程进一步完善,建议将续建镇海楼工程的两旁小巷“东安里”“同和里”恢复原名为“东公廨”“西公廨”,更名理由如下:

、这两条小巷(巷之西不通)是潮州府署与其他建筑的分界线,对强调府署的界限有重要意义。

老地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公廨,旧时官府衙门的别称。廨,即官署之意。此二巷原系旧潮州府署的胥吏官舍,即办公人员的集体宿舍,除放假外,一般不随便外出。如汉乐府《孔雀东南飞》中男主角焦仲卿为“庐江府小史”,其妻刘氏叹谓:“君既为府吏,守节情不移。贱妾留空房,相见日常稀。”这是说焦仲卿严守留宿机关的规定,使得小夫妻团聚的时间很少。由此看来,老地名不仅是地理标志,更是地方历史、文化的载体。

很多承载着历史内涵的老一辈记忆的老地名却消失在人们视线,这种现象无疑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大损失。因此,保护传承老地名尤为重要。潮州府署在民国之后改为潮安县政府办公地点,二巷也改名为“东安里”“同和里”,但居住在古城内50岁以上居民仍称为“东公界”“西公界”,这是因“廨”与“界”潮音均为“gai3界”,1976年潮安县公安局潮州分局编印的《潮州街巷名称》仍用此讹名,并注明是“曾用名”。恢复老地名不仅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,更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。

 

市政协委员 陈贤武

备案号:粤ICP备17020065号-1
联系电话:0768-2281831 邮箱:czszxxck@163.com